【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永州镇胜利村第一书记李翰超:躬身扶贫不言苦,砥砺扶贫暖民心
2018年3月29日,市委组织部选派南宁人社部门的仲裁员李翰超到马山县永州镇胜利村接任第一书记。经过前任第一书记两年半的努力,拥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4户1075人的胜利村已经脱贫135户646人,贫困发生率降低至8.52%。但是还有更难脱贫的99户429人亟待李翰超帮助脱贫,更难的任务——在2019 年底前全面完成胜利村脱贫摘帽,等着李翰超去完成。
一个都不能少,“量身定制”让群众喜脱贫
01
“胜利村的脱贫路上,一户都不能剩,一个都不能少”,驻村第一天,李翰超就定下了这个目标。驻村第二天,他开始“一户不漏”地走访调查。此后3个月,李翰超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和村干部走了全村18个自然屯,走到双脚起了好多个水泡,终于摸清了每一户贫困户的情况,并和贫困户、村干部不断讨论,为99户贫困户“量身制定”了脱贫计划。
胜利村上苗屯贫困户陆大叔前两年患了肝癌,花了不少钱治疗后病情逐渐稳定,但是干不了重活。他的妻子也只接到一些收废旧的活,家里还有一个孩子在读大学,这让因病致贫的家庭负担更重。考虑到陆大叔的身体情况,李翰超鼓励他养鸡,并和他讨论制定了养殖计划。2018年4月,李翰超协助他建起鸡舍,购买40多只鸡苗养起来,现在已经增加到114只鸡。在此期间,李翰超帮助他成功申报养鸡的“以奖代补”奖金6800元,加上卖鸡得到的4000多元,他靠养鸡收入一万多元。
陆大叔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鼓励我养鸡的第一书记小李。现在养鸡收入越来越多了,我也越来越有干劲,和以前生病时候相比,像换了一个人。以后我会养更多的鸡,争取稳定脱贫,过上小康的生活。”
胜利村下感屯独居在家的贫困户郑奶奶今年70多岁了,李翰超心里一直惦念着她,经常到她家里嘘寒问暖,并鼓励、帮助她成为有50多只鸡的养鸡户。一年来,郑奶奶靠养鸡赚了3000多块钱。说起李翰超,郑奶奶赞不绝口。她说:“没想到我年纪这么大了,还能自己养鸡赚钱,这多亏了小李呀。他就像我的孙子一样,对我很关心、照顾。”
像这样因为实行了李翰超为他们“量身制定”的脱贫计划,日子越过越好、顺利脱贫的贫困户,还有很多。
“一户一策,量身制定,对症下药,精准脱贫”,在李翰超的不懈努力下,截至2018年底,胜利村又有40户186人脱贫。
李翰超走访农户
“单木不成林”,“沃柑+蔬菜”双重产业发展让效益倍增
02
古语云:单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胜利村要彻底脱贫摘帽,单是让贫困户脱贫还不行,还需要将群众力量拧成一股绳,整合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提升脱贫“造血”功能。
经过走访调查,李翰超发现胜利村虽然有种植沃柑、蔬菜和养殖肉猪等特色产业,但是存在一个普遍问题:规模不够大,带动扶贫能力不够强。
做大做强做优这些特色产业,是胜利村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随后,李翰超开始想方设法帮助发展特色产业。当了解到南宁市有晚熟沃柑种植300亩以上并成功申报为示范园就可以获得100万元资金补助的政策后,李翰超第一时间将政策精神传达给已经种植有200多亩沃柑的产业园负责人农集录,鼓励他扩大种植规模,争取成为示范园。同时与驻村科技特派员等人多次到沃柑产业园调研,帮助筹措资金扩大种植规模。截至2018年底,该产业园沃柑种植规模发展至300亩。期间,李翰超数次主动和产业负责人联系,帮助因文化程度不高不会写材料的他撰写、整理申报示范园所需的各项材料。其中的400多份土地流转合同,李翰超不仅帮拿到镇上复印还自掏腰包支付复印费。为不错过申报期限,李翰超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到园区收集、整理申报材料,并数次到申报受理部门询问、申报。来回好几趟,终于顺利申报。2018年12月,该产业园顺利通过示范园验收。当月,胜利村柑橘种植产业扶贫示范园得到第一笔产业补助金60万元,有了后续发展资金。该示范园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劳务工作等方式带动48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2019年2月,示范园种植的第一批沃柑成熟准备上市。可是因为胜利村交通不便,怎么卖成了难题。李翰超随即联系后盾单位南宁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先后在全院、南宁人社系统发起倡议“爱心订购沃柑”的活动,最终为胜利村争取到1500斤价值5000元的爱心订单。为了将爱心沃柑及时送到订户手中,李翰超亲自开车将首批60多箱沃柑从胜利村运到南宁市并送货上门。帮助卸完果后,为了下一批沃柑能及时装箱发货,他连午饭都来不及吃,就马不停蹄地开车到武鸣区帮忙采购、打包包装箱,运回到村里已经将近午夜。产业园负责人戏称他为“废寝忘食的沃柑书记”。
在此期间,李翰超还干成了一件“大事”。胜利村有一个512亩的供港蔬菜基地,需要继续流转500亩土地用于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李翰超多次和镇领导、村干部等人利用晚上时间到各屯挨家挨户走访,动员群众流转土地,有时候忙到凌晨一两点。现在,通过流转土地,蔬菜基地规模扩大到1038亩,到基地工作的贫困户人数翻了一倍,赚的钱也更多了。
李翰超夜晚组织宣传发动群众开展土地流转工作
产业发展需要“领头雁”。李翰超和村干部积极主动联系胜利村经济能人,成功动员并帮助5人申报为创业致富带头人,顺利带动60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党建带扶贫,凝心聚力拔“穷根”
03
胜利村脱贫摘帽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充分发挥胜利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李翰超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不断加强党建知识,指导胜利村完成落实“三会一课”、党员集中活动制度等各项党建工作任务,村两委班子团结向上、踏实干事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形成。通过每周组织召开1次例会,每季度组织召开1次党员大会、每季度上一次党课等方式,组织村干部和村民学习党的政策、研究布置当前党建促扶贫工作并制定对策,促使贫困村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现在,胜利村展现出了只要有任务,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群众都能“撸起袖子一起干”的新形象。2018年,李翰超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工作队员带领群众在胜利村开展宜居乡村清洁工作,因工作成果突出受到上级肯定及表扬。
南宁市人社局、后盾单位南宁市仲裁院也很重视胜利村的脱贫发展问题,多次进村调研慰问,了解扶贫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帮助制定扶贫对策和发展计划。这两年先后慰问贫困户、贫困生共40人次,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折合1.51万元,给予扶贫经费2万元投入胜利村基础设施建设。
在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下,李翰超协助向上级申报并争取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6万元,解决了伏龙屯、局旺屯饮水难的问题。积极向县级水利部门申报项目争取到经费50余万元,对新村委两旁存在安全隐患的河道进行了全面整治,保障了新村委办公设施及过往群众的安全。2019年春节前夕,协助发起倡议号召胜利村各屯村民为新村委征地捐款,顺利筹集到13.7万元善款,解决新村委建设征地费用问题。现在,胜利村的路更好走了,用水更方便了,胜利村交通运输、产业发展更有保障,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群众事无小事,贴心为民暖人心
04
李翰超到搬迁点了解贫困户装修入住情况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一年来,李翰超帮村民做了很多“小事”,解决了村民的很多“大事”。他不仅是胜利村的第一书记,还是村民们的暖心书记。
李翰超驻村不满1个月,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村民黄大叔因为道路通行问题和邻居起了纠纷,情绪非常激动。得知情况后,李翰超和村干部马上赶到黄大叔家,和他聊家常,安抚他的情绪,劝导他采取协商方式解决问题。同时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两家达成和解。
2018年9月16日,正值台风“山竹”过境,大雨下个不停。为了保障工作队员的安全,县委县政府下达了驻村工作队暂缓下村的通知。可是李翰超心里放不下群众,不顾个人安危,当天连夜驱车赶到村里。台风中心预计明天中午经过马山县境内,听着外面的磅礴雨声,李翰超一直想着怎么赶在台风到来前转移、安置好群众,一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和包村工作队长、村干部冒着大雨到各屯走访危房户,动员、帮助群众转移避险。身上衣服全被雨水打湿了,他也没停下匆匆的脚步,生怕漏了一户一人。一直忙到中午台风过去,胜利村没有出现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的情况,他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大到保障群众安危、帮助协调解决纠纷,小到指导村民使用手机、电脑,胜利村的每一件事情,李翰超都做得非常细致认真,努力让群众满意,组织放心。
“他心里装着胜利村,连微信名都是‘李胜利’,一门心思为胜利村干实事。”说起第一书记李翰超,村民们都点头称赞。
一年来,在各级部门的支持和李翰超的带领下,胜利村脱贫40户186人,贫困发生率降低至4.8%,胜利村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有望按时、顺利完成全村脱贫摘帽的任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两次到胜利村视察指导和开展慰问工作,对胜利村的扶贫工作予以肯定。
“心中唯念农桑苦,躬身扶贫不言苦。俯首甘为孺子牛,砥砺扶贫暖民心”,这就是第一书记李翰超的真实写照。
来源:永州镇胜利村
编辑:潘诗娴
审核:韦绍群
监制:王宏璇
马山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版权声明:凡本公众号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联系微信号:HC_zhuxi
*【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马山县四大举措,推进搬迁户实现小康梦
*【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用行动书写国企担当,“造血”式脱贫开花结果